top of page
Frame 1000003838.jpg

​盤查驗證

  • 1 、建立其共識
    初次巡場與現場診斷,以初步瞭解企業組織結構與其對於輔導之期望。並協助企業組織各部門種子成員,使企業擁有自己內部稽核的團隊,並參與後續輔導會議。
  • 2 、教育之訓練
    針對企業內部各部門主管及企業內部溫室氣體盤查種子成員進行 ISO/CNS 14064-1:2018 6小時之培訓課程,使其內部盤查團隊具有溫室氣體盤查之知識背景,瞭解「做什麼、為何做、如何做」,有行動才會有改變,使企業內部上下全員動員,為企業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 3 、盤查之邊界
    1.組織邊界:組織須先定義所要盤查的邊界,可採用控制權法或股權比例法確認組織邊界為1個或多個設施所組成,並繪製組織邊界平面圖。 2.報告邊界:鑑別與組織營運相關連的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考量溫室氣體清冊的預期用途,定義及解釋其自身預定之顯著間接排放評估準則。
  • 4 、排放源鑑別
    首先協助組織盤點出邊界內所有直接或間接排放被列管之七大類溫室氣體族群的排放源,包含「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分別進行鑑別;後與企業各單位盤查小組成員一對一進行討論,針對排放源進行活動數據之佐證資料蒐集及檢討,並實時至每個排放源現場確認數量與正確性。
  • 5 、排放量計算
    輔導組織使用適切之量化方法以計算排放量,除直接量測溫室氣體排放量外,DDC將輔導組織選擇或發展量化方法的模式,以展現如何將排放源之量化數據轉換為排放量,並予以文件化。最終將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之公噸(t)數為單位,並使用IPCC最新公告的GWP值進行量化計算。
  • 6 、文件報告化
    透過顧問與盤查小組數次的一對一討論並確認數據,最後將排放清冊建立後置入盤查報告書中,並建置管理程序書。最終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份、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份、管理程序書/份」。
  • 7 、第三方查證
    首先進行企業內部查證人員稽核教育訓練,擬定稽核計畫,安排各單位稽核人員,提出不符合事項之檢討報告,並預先進行外部查證注意查證注意事項會議。 最後由顧問全程陪同參與第三方之查證,通過後即可取得驗證聲明。(第三方查證為非必要之項目,若有查證需求,DDC將全力陪同參與。)
bottom of page